我写的《改变世界》得到了湖兄的回应,觉得这题目还蛮深广及有趣的嘛,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思想交流,所以把回应贴在这里,希望路过的各路英雄好汉继续在此华山论剑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湖里浪激勵工作室 说...
看到你這篇文章也讓我掀起心中的熱情,那么你心中最大的期盼又是甚么,不知楚香帥願不願意與我這個外在看來心如止水,而內心卻充滿了波濤洶湧的湖里浪分享你要如何改變世界的心得呢?
2008年10月2日 下午3:22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楚留香 说...
湖:世界有两个,一个外在,一个内在。
要改变世界,必先改变自己。人人改变自己,外在世界也就改变了。如果只有你自己改变,外在世界虽还一样,但你内心的世界已改变了。
前提是,改变自己,而第一步骤是“内省”。
深的湖兄看得起,湖兄有何见地还可继续在此交流。
2008年10月3日 下午4:03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湖里浪激勵工作室 说...
回楚留香:
有一點我不明白,佛陀在成道後,到底有沒有改變了世界,如果有的話,為何日今世界還是充滿了亂象,如果沒有,佛陀的涅盤又是指甚么,是一個清靜的世界,不過卻不是凡人能到的境界?
2008年10月4日 下午3:44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楚留香 说...
湖:
好,先说涅般,涅般当然不是凡夫可达到的,但人人都有佛性,前提是我们有没有去开发。
而涅般可以有很多名称,你可说无生、寂静、无死、喜悦等,可能有百千万名称。
所以你说清静可也没错。
佛陀没改变世界吗?要想想佛陀在世时,度化了多少人,感化了多少国王不再兴干戈。举个后来的阿育王,他原本是多么残忍的一个国王,但在认识佛教后,不只从残忍的表征成了慈悲的化身,而且还把佛陀的教理广被王国内,使到一个国家更能和乐。
直至今日,佛陀教理的影响还是这么广,想要不是佛陀的教理,这世界会不会更黑暗。
佛陀也不是改变世界,他不是变个极乐世界给我们,毕竟这是个成坏住空的世界,称为娑婆世界。就因为世界不完美,所以他指引我们往极乐世界去的方向。
而要是人人听取佛理,我想在成就自己脱出三界轮回的时候,我们也可以成就此娑婆世界成为更美好的地方。
湖兄又有何见地?
2008年10月5日 下午9:56
7 条评论:
之前謝謝你在我blog的造訪,我也來你這兒坐坐沙發!^_^
Wow!感覺我好像錯過你的華山論劍不少章節耶XD
看來進度我還得惡補一下,才能進入狀況!
nice blog!^^b
致楚香帥:
佛說一切唯心造,換言之外在的世界是源自于內在的反映,因此世界原本就屬于一個,何來外在與內在的分別?楚大哥把世界一分為二,只會令世界充滿了對立,因此我所得的結論是:不只是我們改變了世界,其實世界也改變了我們,換言之我們就是世界,世界就是我們,對立只會產生矛盾和紛爭。
改變世界應把自己溶入世界里頭,而不是把自己和世界分隔。
vl.les sens:谢谢回访。欢迎你时常光临哦!
湖:如果外在世界源自内在反映,那肯定的世界就会有很多个,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在世界不同呀,就你言论推申,应该是很多个,所以世界又如何原本属于一个。所以此言错矣。
非常认同我们改变世界,世界也改变我们,惟不认同我们是世界,世界是我们,如果世界是我们,每个人的世界应该是一样的,为何有不是全部都一样。
不管是一世界,还是多世界,如果可以看到当中的和谐,就不会有矛盾。如果看不到和谐,即使一个世界也会对立或矛盾处处。
佛教宇宙觀主張宇宙是由無數個世界所構成,集一千個一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,集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,集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;合小千、中千、大千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。
换言之,一个人的一个念头也可以是一个小小世界,无数个念头当然就有无数个小小世界,然后无数个小小世界再组成一个人的世界。
所谓大千世界可以是一个世界,也可以是无数个世界所组成的一个世界,总言之,一切就是一,一就是一切。
至于如何看到和谐,上面的解释就是最好的答案。
湖:三千大千世界确是很多世界。
撇开三千大千世界。单看六道轮回,我们看不到的鬼界难道不是人道的另一个世界吗?
但由于我们不在鬼道,所以我们把自己身处的人道视为一个世界。
然而我们同处的世界虽一样,但不同心灵的人看东西却又不一样,举例而言,同样困苦,为何有人仍然甘之如饴,有人叫苦连天。
由此可知,每个人的心灵又是一个世界,这就是内在世界。
而要看到和谐的最好答案,没有其他,只有丰富的心灵。
这不只可以让你看到和谐,还可以看到爱、慈悲、乃至看到涅般。
致楚留香:
大致上,我们的论点其实有很多共同处,至于和你观点上的差异,可能是"我执"在作怪,我相信如能了解"无我",竟管当中确实有是非对错,不过却没有你我之分。
无我可以达致和谐,大我同样可以达致和谐,"有我"和"无我"都是一体两面,佛教精神重点在于破除"执着",一旦领悟,还须要谈论和谐或对立吗。
补充,以上所说可能是其中一个方法,正如你引用爱、慈悲、乃至看到涅般,同样也是一个方法,两者虽有别,不过目的却一样。
好啦!原本召开的武林大会只有两名武林人物出席。
胡一刀和苗人凤比武,算平手啦!有机会再来煮酒论英雄。
发表评论